返回

徐氏家族,符道求长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444.第440章 洞内得宝,仙界流出的功法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还不错,不过当他听说我来自玄洲之后,他面色大变,直接让人给我取来一枚灵果,说是有延寿之效,看着我服了下去。

    之后他又叫来部落当中的几十名化神大祭司,带着我找到了我降临的地方,然后共同施法将我又送了回来。

    回来之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,直到醒来时我才发现自己落到了这个岛上,对于之前的经历也有些模糊了,我怕自己忘掉一切,所以就找了一枚玉简,将还能记住的事情全部记录了下来。

    同时我也发现,那个部落首领赐予我的灵果,好像真的功效非凡,其不但帮助我在短时间之内将修为提升到了紫府圆满境界,而且将我的寿命延长了近一百载。

    在岛上闭关一段时间之后,我忽然有些想念家族,所以我就照着之前的记忆找了过去,可是到了那里才发现,我们卜家在三百年前的一次海潮之中,就已经覆灭了。

    我左思右想也不明白,我离开家族前后也就不到十年时间,怎么转眼间就过去了几百年,最后我认为我去的那个地方,时间流速应该和我们玄洲不一样,这才发生了这种怪事。

    看着已经改名换姓的家族岛屿,我深感举目无亲,所以之后又回到了这片海域。

    接下来我就开始在这片区域捕捉海兽为生,最后在一个秘境当中,寻找到了传说中的结金果,数量足足三颗,最后用三颗结金果找泰阳楼换了一颗结金丹,然后成功突破到了金丹境界。

    不过可能是我资质不佳,突破到了金丹中期之后,修为就再没有寸进,无论服食各种灵丹都一样,为此我可谓想尽了办法,可是依旧徒劳无功。

    可是我并不甘心接受这种命运,我想到了当初遇到的海上风暴,我渴望奇迹再次降临,所以我孤身一人又赶到了那里,可是老天没有再次眷顾我,我一直在那里等了足足五百年,直到寿元将近,可是依旧没有等到之前的机缘。

    对于那里的位置,我也专门在玉简当中记录成了一张海图,你想要去碰碰运气的话,也可以去看看,不过最好不要报太大期望,我后来的遭遇就是一种明证。

    心灰意冷之下,我又回到了这座岛屿,然后准备了此残生,你现在看到的这枚玉简,就是我临终之前留下的遗言,当你看到这枚玉简时,说明我已经离开了人世。

    不过既然你已经来了,那么老夫也不会让你空手而归,老夫在蒲团当中,另外留下一枚玉简以及一张兽皮。

    玉简上面记载的乃是老夫主修的功法,名唤《易水木元功》,是一门可以修炼到假婴境界的水木属性功法,乃是我在一次游历中所得,望你珍之重之。

    至于另外那张兽皮的来历可就大了,乃是我在那个神秘部落中得到的,听部落里的人说,这是他们每个族人都要从小修炼的炼体基础功法,总共分为九层,好像全部修炼完毕,只用肉体之力就可以和化神修士相媲美。

    当时我也想过修炼这种功法,可是还没来得及,就被他们首领发现然后给我送回来了。

    回来之后由于不认识兽皮上的文字,我也曾经摘字摘句,然后找一些见多识广的道友参详过,不过他们毫无例外全部不认识这种文字。

    直到有道友给我介绍了一位久视宗的金丹修士,他才告诉我,这种文字应该是从仙界流传下来的仙文,如今的玄洲大陆上,唯一有这种文字存在的地方,只有他们久视宗的藏经楼。

    这下我是彻底的死心了,久视宗的藏经楼那可不是一般修士可以进去的,他们本宗的修士,都得元婴才可以出入,更别提我这个外人了。

    所以后来人,你要是足够神通广大,可以将兽皮上的文字全部破译的话,那么就恭喜你,你得到了一份天大的机缘,不过你要是和我一样,无法破译文字的话,那就说明你也是一个无福之人。

    不过我也要在此奉劝你一句,没有破译之前,千万不要照着兽皮上的图画自己乱练,因为那个部落的族人曾经告诉过我,胡乱修炼轻则丹田被毁,重则会全身静脉爆炸,一定要切记。

    一个攀登大道失败的修士

    卜坤元

    绝笔!”

    看完所有信息之后,徐志宇久久不能自拔,他心中既为这位前辈波澜壮阔的一生所感染,又为自己得到的机缘而高兴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他又从储物戒指当中取出了那张粗糙的兽皮,瞪大着双眼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文字,思索着如何将其破译出来,然后尽快开始修炼。

    “嘿嘿,这要是让我将所有文字给破译了,这不是说明我徐家变相的,得到了一部化神期的体修功法,而且还有可能是仙家功法,这可真是天大的机缘。

    不过就像卜前辈说的,这种文字想要翻译出来,可不是容易的事情,久视宗的藏经阁我同样进不去啊!

    不过倒也不是只有这一种办法,泰阳楼传承历史一样悠久,里面说不定就有关于这种文字的记载,这次乘着拜寿,倒是可以打听一番消息,反正我现在有童老爷子的请帖在手,不用白不用,否则等到大典结束了,这张请柬效果还剩几分,那

444.第440章 洞内得宝,仙界流出的功法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